電話:0317--3760286 3760300
手機: 13831764300 13785495715
傳真: 0317---3899322
郵箱:zhiying.wang@hebeihuacun.com
自從放開外資股比以后,各大進口車對于國產化的進程就越來越快來了,再加上中國重卡市場不斷走向高端化、智能化、電氣化,進口車的機會也越來越大了。而在目前落地比較明確的幾種方案中,有直接代工,也有偏向于獨資建廠,那么那種模式比較好呢?
奔馳:福田戴姆勒按照奔馳標準生產 獨立品牌
在幾大進口車中,最早確定國產的應該是奔馳,根據相關人士透露,福田戴姆勒(以下簡稱福田)生產的奔馳卡車將在2022年投放市場。這意味著2022年,奔馳卡車國產化正式落地,國內用戶能買到在中國生產(組裝)的奔馳卡車了。另外據了解,奔馳卡車的國產化雖然是由福田完成的,但是品牌依然是奔馳,簡單的說福田只是奔馳卡車在中國的一個生產基地一樣的功能。不管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奔馳卡車,都使用奔馳品牌,與福田品牌沒有太大的關系。
同時,福田生產奔馳卡車,也將按照奔馳卡車的統一標準要求,核心零部件或將直接進口,而一些附件有可能在國內采購,且采購的標準也是按照奔馳卡車的標準來選定供應商。簡單的說,就算是福田生產的奔馳卡車,也將有進口奔馳卡車的品質。
但是這樣的模式大家也有擔心,其中最大的隱患就是裝配,畢竟之前奔馳轎車和北汽合作,就因為裝配問題導致了很多小問題,最后甚至影響品牌形象。但這樣的模式也是最簡單,最容易落地的,而且是成本最低的。
斯堪尼亞:獨資建廠 完全獨立經營
和奔馳不一樣,斯堪尼亞國產化走的路線是純粹的獨立運營,既斯堪尼亞全資在中國建廠,然后斯堪尼亞自己獨立經營。換言之,斯堪尼亞如果國產化,那中國這個工廠就是屬于斯堪尼亞在全球范圍內一個新的工廠,生產出來的卡車將和其他地區的工廠統一標準。
近日,坊間已經傳出斯堪尼亞在中國建立集團公司的說法,這意味著斯堪尼亞對于中國的重視程度已經得到了一個極高的程度,算是所有進口卡車中的最高級別了。而且集團公司負責人正是在號稱中國通的何墨池。
如果消息屬實,斯堪尼亞在華建廠一事很快就要落地了,屆時,國內的用戶就可以買到中國產的原汁原味的“公路之王”了。斯堪尼亞方面也曾多次公開表示,斯堪尼亞在華建廠肯定是獨資經營,而且建廠的前提是在華銷量達到一定的數量。
相比于福田給奔馳代工的模式,斯堪尼亞獨立經營這樣的模式明顯更可靠,品控之類的也會做得更好,但同時成本也更高,或將會影響最終的銷售價格。
沃爾沃、曼恩、依維柯:獨立建廠尚未有消息 但技術已經在國內應用
和奔馳、斯堪尼亞相比,沃爾沃、曼恩、依維柯在華建廠的消息好像就沒有那么多,在前段時間有人傳聞沃爾沃正在考慮通過收購國產主機廠來實現國產化,但隨后被雙方否認。沃爾沃、曼恩、依維柯這三家目前和國產卡車都有技術合作。
沃爾沃和東風商用車進行合作,在發動機、變速箱等方面東風商用車已經消化了沃爾沃的部分技術,并且轉為己用。同時,東風商用車還從沃爾沃卡車方面學習研發、管理等相關方面的經驗,助力東風商用車做大做強。
曼恩則是直接和重汽進行深度合作,包括以技術換取市場,曼恩向重汽輸出全套的卡車技術方案。目前重汽在用的MC系列發動機 、曼技術車橋、曼技術車架等等都是曼恩的技術,可以說曼恩是目前進口車中技術輸出最多的車企之一。
依維柯和曼恩有些類似,目前上汽紅巖的部分技術也是來自于依維柯,不過因為雙方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少,再加上依維柯近幾年也沒有太大的技術更新,導致了上汽紅巖采用的依維柯技術還是很多年之前的。而且由于依維柯在國內銷量原因,從國五階段開始,依維柯重卡在國內基本上已經停止銷售了。
編后語
從目前幾個進口卡車的動向來看,只有奔馳和斯堪尼亞國產化落地是最可靠的,而且兩個車企還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模式,各有利弊。不過從多方得到的消息來看,不管是合作還是獨資,都是完全自主的品牌運行,都不想因為國產化而砸招牌。對于幾種國產化的模式,卡友們覺得那種更合適我們國內的實際情況呢?(文 李國潘)